说到品牌和产品的互相支撑,在荣威和MG身上实在很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。不论是在品牌的营销推广上,还是到产品本身的打造上,荣威和MG在品牌与产品之间其实是完全独立进行的。

[attachimg]0[/attachimg]

从荣威品牌诞生的开始,基于罗孚75平台制造的荣威750在三个月时间里匆忙下线;当时,上汽为荣威750的定调是——拥有英伦高贵血统的豪华轿车,其结果我们也看到了,是市场的消极对待。不过上汽似乎早有准备,它们的后招就是全新的全数字轿车——荣威550;以当时的新兴概念数字化为依托,来强化荣威550的卖点。毕竟相比之英伦贵族血统,消费者对于新鲜科技的探索欲会显得更为渴求;因此,在上市初期的一段时间里,荣威550取得了一个不错的销量成绩。然而,转眼三年时间过去了,过去显得十分新鲜的数字在如今已经平淡无奇。任何一台新出的车型,都已经具备了荣威550所拥有的所谓数字化,所以相对于竞争对手,荣威550还是只能回归传统的车辆本质上的竞争。同样的,在依旧以强调3G车联网为新卖点的荣威350上,我们也能看到一个矛盾的问题。那就是消费者在所谓车联网的上的投入产出比。其实,现在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都可以解决荣威350的3G车联网上的一切卖点。而荣威营销所打造的所谓车联网仅仅是一个很粗浅的车联网概念,并未提到车联网应用的实质。最为关键的是,同样是数字化车型,同品牌下的荣威350居然不能和荣威550兼容其所谓的车联网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。而在这背后,更为庞大的车联网协议和服务体系,更是荣威所不拥有的。如此,我们纵观荣威品牌短暂的发展史可以明晰的看到,荣威的产品更多是在玩一种基于品牌的概念营销,当概念过时之时,其产品本身相对于竞争对手就显得缺乏竞争力了。而在产品本身真正的品质和性能的卖点上,荣威则缺乏针对对手的有效杀手锏;

同样的,和荣威一样如今同属于上汽的MG也存在如此问题。就拿MG6来说,在设计上来说,这本是一款设计时尚、运动的普通车型。但是,在MG的营销之中,它就变为了“颇具动感的中高级车”,虽然看似差异不大,但这却反应出了两种定位。如果仅仅是一款设计时尚动感的车型,它可以有更广的受众人群。但如果把自己拔高到中高级车的地步,MG6的定位明显显得过于狭窄。特别是在与竞品的对比中,动力性能上,那款技术过时的老旧1.8T K系引擎不仅动力输出在如今这个时代仅仅堪比对手的1.6T甚至1.4T车型,在油耗表现上由于缺乏缸内直喷技术,实力也落后于对手。此外,所谓的全铝打造,用那个时代技术设计、制造的东西,放到如今,在寿命和保养上都存在诸多隐患。而在驾驶的感受、空间等方面的表现上,MG6也显得并不突出。因此,在与对手的竞争中MG6也仅仅剩下外型这一突出卖点之上。然而,单纯以外型作为卖点就会出现两种极端的表现,喜欢和不喜欢。我们不能简单的判断两者中谁占大多数,但可以肯定以单一因素作为选购条件,会近一步降低消费群体的受众面。毕竟,均衡才是更为主流的选择方案。另外,还有值得一说的就是,MG到目前为止还无法保证统一的装配质量。拿新出的MG3举例,如果选购则一定要白色的,因此这是警车特供版,质量最好。

在产品品质和性能都无法有更为出色的保障和表现的情况下,从何谈品牌对于产品的影响呢?其实这,正是目前荣威和MG品牌身上所折射出的问题以及矛盾。只有解决了这个矛盾,这两个品牌才有就继续向前迈进。不过,上汽的心态好像依旧是侥幸的。(作者:何威)

此文为中车网www.auto.net.cn原创稿件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

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、作者和本文链接。